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智慧社区指南、意见等,加快探索网格化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同时,也预示并激励了智慧社区的快速发展。昆明市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按照“政策引领、项目支撑、试点带动”的思路,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但仍存在数据融合共享度不够、岗位人才缺口比较大、上下整体推进不均衡、多元主体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昆明市智慧社区建设实践困境的破解之策为提升社区数据治理能力、加速社区融合平台建设、强化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社区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智慧社区宣传力度、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创新社区建设运营模式等。
大数据时代下,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或物理设备层、数据库层或信息储存、交换处理层、公共数据专网或信息传输层、业务应用层或信息展示层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主要应用技术。当下,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即数据融合共享度不够;岗位要求高,人才缺口比较大;上下联动缺乏,整体推进不均衡;供给内容方式和参与主体多元性不足等。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针对当前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路径。
1、智慧社区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中的内容,智慧社区指的是,对各种现代科技进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整合区域各种信息、统筹区域各种资源,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促进公共服务智能化、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智慧社区的特征包括:第一,整合区域各种资源,包括社会资源、政务资源、居民信息、网络资源、技术资源,涉及人、物、地、事、情、房屋和物质等多个方面;第二,全面物联,基于传感器网络上的智慧社区,实现了人-物互联、物-物互联,依托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府、企业等组织机构与社区居民的人-人互联;第三,协同运作,智慧社区建设各参与方、信息化系统与子系统实现了协同运作;第四,智能化满足居民需求,在合理成本范围内,可更加高效、更加准确地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
2、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提升社区治理效率,增强社区行政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为使公共服务精细化、精准化,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放。社区作为基层治理单位其重要性得以提升。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则可通过对社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更新完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合,加强社区信息系统的集约化建设,做到数据共享融合,继而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率,增强社区行政运行效能,提高公共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程度。(2)推动公共服务精准化,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要“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受智慧愿景、享受智慧生活”。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精细化、精准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简化居民办事流程,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提升其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以技术为人服务。
3、大数据时代下智慧社区建设实践
3.1加速社区融合平台建设
一是加大和统一智慧社区的财政投入渠道。主要是向财政追加预算,继续配备一批信息化、智能化的设施设备,完善各社区的信息系统。避免由于资金的问题,影响智慧社区建设的质量水平。二是加强常态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社区数据采集和更新、维护与应用机制,实现对社区“人、房、事、物、情、组织”等信息的全面汇聚、多方共享。
以社区现有“人、房、事、物”数据为基础,以昆明市数据中心中的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地理信息库为辅,通过综合比对互补更新数据,再汇集分析各个业务平台数据,最终完成社区治理数据库建设。三是打造社区融合平台。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基层社区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社区工作人员要不断地重复录入。它们在试点时只能到其自己社区层面的融合,其对外与市直部门、其他市区部门等均无法互联互通。这些都迫切地需要系统平台的整合,主要是实现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
3.2大数据时代智慧社区的评价体系
对于智慧社区的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同时进行评价和指标的表征,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智慧社区评价体系。具体来看,应用层的5个方面是指标表征的重点,平安社区的评价指标主要通过社区的纠纷调解、安全管理、居民就业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社区的评价指标侧重于公民教育和相关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绿色社区的评价指标侧重于社区环境绿化程度和废弃物处理;宜居社区的评价指标侧重于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而创客社区的评价指标则看中社区的产业配套情况和商业设施配备。
3.3强化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一是形成人才引进奖励机制。从全国吸引智慧社区建设人才,并保证让这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成就。二是建立与相关高校的联动合作机制。推动本地高校开设与智慧社区建设相关的专业,定向培养具备相关技术水平、管理才能、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的学生,进行社区创新创业的引导和培养,为本地智慧社区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建立社区治理学校。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有效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确保智慧社区的建设及应用的发展。
3.4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智慧社区所承载的应用涵盖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一个互动的智慧网络,创造安全、舒适、便利、愉悦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归属感和幸福感。智慧社区是从强调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通过技术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更加智慧化,真正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是构建智慧社区的目标。
3.5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相关法律
制度建设可为权力的规范运行提供有效的约束和得力的保障,科学制度的建构可有效降低风险、提升效能、促进发展。因此,党和政府应坚定信心,加强对智慧社区及其信息化建设的制度设计,确保其建设科学、高效、规范开展。同时,立法具有引领和保障作用,能为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特别是针对其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更应及时加强相关立法,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引领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发展。
在当前智慧社区的建设工作中,必须考虑目前的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紧密结合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优势,让智慧社区真正体现其本身的“智慧”,充分发挥其优势,让社区居民享受更为便捷的各种服务,推动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相关从业人员仍要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让智慧社区更为智能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社区建设乃至城市建设的水平。
作者:孟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