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歷了從城鄉二元結構到城鄉統籌的時代,鄉村經濟建設越來越重要。本文著重探討落實鄉村振興,實現鄉村復興的路徑和方法。
1、現狀問題
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使得全部社會資源流向城市,城鎮化進程加速,城市建設成就顯著,然而,鄉村則呈現另一種面貌,老齡化、空心村、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成為各地鄉村的普遍狀態。很多村落的風景、建設模式、群眾文化等都相同。每個村落沒有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鄉村農業生產的合作化以及社會化服務等程度并不高,人民群眾的收入較低。在擁有旅游資源的一些鄉村中,部分村民只看重經濟效益,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造成開發過度等問題,對鄉村生態環境、文化環境造成影響。
2.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且做出具體的路徑安排和政策抉擇。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是將“三農”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高度,是黨中央長期關注“三農”問題所做出的戰略性選擇,是以往政策措施和實踐成果基礎上的凝結與升華,使以往的政策措施相互協同,與城鄉一體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機地融為一體。未來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必將是以一種新型的城鄉融合方式展現開來。
3.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是產業振興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源頭、是基礎。發展才是硬道理,產業振興才是硬杠杠。只有經濟興盛,才能富裕農民、繁榮鄉村,才能吸引資源、留住人才。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鄉村產業才會更興旺,生態才能更宜居,這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4.鄉村旅游文化是產業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之一
目前,我國的鄉村旅游文化仍然缺乏創新性和特色化,這使鄉村旅游的發展呈現低端發展的趨勢。旅游活動由于受到天氣季節的影響,使得旅游產品也缺乏創新性。一些地區沒有利用區域客源市場和資源優勢,只在同一區域內重復建造形式單一、功能雷同的旅游活動,盲目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忽略了產品設計和文化特色,這和規范的旅游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
4.1鄉村旅游文化振興鄉村的路徑
首先,政府部門要制定相關制度體系,正確規范鄉村的旅游經營管理,整體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和整體質量,對相關農戶加強監管,建立標準,規范實施,合理安排,有序推進,帶領和引導農戶有序地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其次,政府部門應提高村民對發展鄉村旅游文化的認識,加強政府在發展鄉村旅游文化中的主導作用,在資金方面扶持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如建設停車場、洗手間、休息室等公共設施,鼓勵支持建立旅游協會和網絡信息平臺,并對其開發、推廣,提高旅游景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旅游部門也應該發揮其行業優勢,在了解鄉村旅游資源和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鄉村旅游規劃,配合鄉村人民完善基礎設施,在正確的規劃指導下開發旅游項目。
把握鄉村發展規律,注重農村生態建設。實現鄉村振興。就是要農業農村在不斷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僅要追求經濟利益和精神文化享受。還要更加注重人居環境的改善、生態文明的建設。一是要加強生態環保宣傳教育。讓人們用綠色觀念去思考、處理自己與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問題。牢固樹立環保意識,動員民眾經常直接參與保護環境。捍衛自身環境權益。
二是充分吸取城市在生態建設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把握自身的后發優勢與良好機遇。廣泛采用新技術、利用新能源搞好生態建設。提高基層干部的環保工作能力,切實提高農村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管理水平。三是充分發揮農村資源、市場、技術等方面的區域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實現農村的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的良好持續快速發展。
4.2鄉村旅游文化振興鄉村的人才要求
首先,要增加人才的引進,加大對鄉村旅游文化的宣傳力度,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建立服務標準,提升服務能力,尤其是積極參與的農民,更需要提高他們的旅游文化知識和服務意識。根據各個平臺工作的特殊性,結合實際情況,設置更具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使村民真正投入到鄉村旅游產業中,并從中受益。其次,要加強對專業性人才的培訓,提升鄉村工作人員的素質。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不僅要幫助農民致富,同時還要注重提高鄉村農民的素質文化,使工作人員提高素質修養,掌握服務工作技巧,促進思想觀念轉變,提升文明意識,在政府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靈活頭腦,全力帶動鄉村旅游文化發展。
5、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在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需要協調好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鄉村振興戰略是當今時代下對鄉村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在鄉村環境問題上要更加注意,切不可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的發展。
如今在鄉村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許多生態問題。例如,農藥的過度使用、亂砍濫伐、水資源的過度開采、人們生活垃圾不能有效處理、河流污染等諸多問題。在不斷進行鄉村改革過程中,雖然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改善,還是仍然沒有達到最佳標準。鄉村振興與治理要圍繞人民日常生活以及農業生產等展開,讓鄉村更加美麗,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是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的最終目的。一直以來,我國城市的發展與鄉村的發展嚴重失衡。不僅僅表現在城鄉經濟上的失衡,還表現在醫療設施、教育水平以及生態環境等各方面。就城市與鄉村的生態環境而言,城市的生態環境明顯高于鄉村的生態環境,并且城市的人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水平要明顯高于鄉村。若是想使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必須將生態環境的改善放在重要位置。建設生態宜居鄉村戰略的提出,使鄉村生態發展有更高的標準與要求。在鄉村經濟振興的同時,要注重生態環境的發展[1]。建設生態宜居鄉村,能有效縮短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從而推動社會更好發展。在當今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更加注重自身利益。所以,在生態宜居鄉村建設中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人民群眾缺乏生態意識,沒有重視生態宜居鄉村建設。他們認為生態宜居鄉村的建設會對其經濟收入產生影響,并且無法為切實帶來經濟效益。人民群眾通常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對待生態宜居鄉村建設問題,認為生態宜居鄉村建設是干部的事情與自身無關,所以不參與到鄉村建設工作中,從而導致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無法有序進行。
綜上所述,落實鄉村振興,實現鄉村復興的核心內容是產業振興,文化振興,而旅游文化產業是實現此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其他多樣的路徑仍還需進一步的探討,最終的目標是發展壯大鄉村經濟來保護我國整體經濟發展,促進我國經濟增長,使我國的城鄉居民能夠有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未來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必將是以一種新型的城鄉融合方式展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