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1.安全意義
2020年9月,我國政府提出將提高自主貢獻力量,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就意味著我國的發展將進入新時代,尤其是能源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時期,能源結構逐漸轉型,由原來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結構轉換為清潔環保的水電、核能、天然氣等新型能源,推動能源綠色生產和消費。我國的天然氣產業通過變革,消費體系基本形成,市場趨向多元,供給能力大幅提高。雖然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天然氣市場仍保持增長態勢,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中國天然氣分為國內氣和國外氣,國內氣的主產區有新疆、四川、內蒙古、陜西;國外來的氣分為管道氣和液化天然氣。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量3200億立方米,國內自產量約1800億立方米,國外進口量約達1400億立方米。我國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區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國家實施的“西氣東輸”戰略,用長輸管道輸氣,而供氣場站就是城市燃氣企業和用戶之間防護門,作為輸配系統中的關鍵點,管道運輸必須通過的關卡,具有保障輸氣安全運行及安全的功能。一方面,天然氣具有較空氣輕,無色、無味、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場站發生泄漏,容易發生爆炸事故;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化水平低,人員操作失誤或設備原因導致泄漏,也會發生爆炸事故。因此,加快推進燃氣場站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燃氣場站的智能化水平,關系到民生,是城市燃氣企業安全運營的關鍵。
2.新時代新要求
國家提出了智慧社會、智慧能源、能源領域智慧化發展、推進能源智能化體系建設、推動能源技術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提高城市燃氣化率等,這對能源行業提出了高要求,大多數城鎮燃氣場站在信息化方面,存在管網定位不準確、資料不全、不能滿足智慧運營需求的數字采集等問題;而在設計和工程方面,同樣存在依賴人工,方式傳統,管理信息化手段不足等問題。燃氣企業在自身安全管理方面,希望實現風險預警和快速的應急響應,因此,迫切需要高效的數據采集方式和管理手段。
5G、大數據和云平臺等正在燃氣行業大力推廣應用,而場站作為連接用戶與消費者的“第一道關卡”,實現在可視化狀態下進行溝通、討論、決策,必將提高場站的安全與運行效率。因此,智慧場站的研究對保障場站安全、減少輸氣差錯及安全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3.可行性
建設智慧燃氣,有利于提高城市燃氣企業生產運營管理水平,能夠有效為政府公共安全、環保達標、市政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燃氣行業的發展提供方向。新技術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5G、大數據、云平臺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為智慧燃氣建設奠定了基礎。
智慧場站建設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基于車、人、場等要素的標準化,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要素的數字化,對全環節要素狀態全面感知。并輔以自動化、大數據、運籌算法與人工智能技術等,實現對要素調度的集約化,優化運行效益,提高生產運作效率,保障城市燃氣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燃氣場站現狀
燃氣場站因建設位置和目的不同,功能也不同,可分為城市門站、輸氣站、儲配站、調壓站、汽車加氣站等多種形式。如門站是城市企業燃氣輸配系統的氣源點,也是天然氣進入城市燃氣管網的配氣站,主要功能為接收長輸管線運送來的燃氣,通過過濾、調壓、計量、加臭、分配后,把燃氣送入城市管網系統或送入大工業生產用戶。
國家提出全面發展智慧能源的戰略部署,各大燃氣公司開始嘗試建設智慧燃氣,解決當前城市燃氣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痛點問題。雖然城市燃氣公司大力推動智慧燃氣方面的建設,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標準多樣,智能化進程慢及水平差異大,燃氣場站的智能感知設備投入較少,無法銜接用戶數據等。北京燃氣率先提出“智能燃氣網”,通過信息技術與燃氣業務相結合,構建智慧燃氣框架體系;深圳燃氣致力于燃氣智能化建設,形成了強有力的信息化系統;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已成立科技公司推進燃氣智能化建設,構建從氣源到用戶的智能服務體系。
如下表 1中所示,國內城鎮燃氣企業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尚處于發展階段,而國外發達國家已進入成熟階段,在發展趨勢方面國外已進行互聯網和燃氣深度融合,而國內處于改造階段,在智能設備方面已體現信息化,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
表1 智能燃氣建設國內外對比
國家已制定了推進建設智能化場站相關制度,各城市燃氣公司也逐步建立科技信息化系統。高效、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已成為燃氣企業安全穩定供氣的必然發展方向,擴大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信息化改造燃氣設備設施、智能化管理機制已經成為城市燃氣輸配管理應用的重要發展趨勢。
歐洲發達國家形成了智能燃氣系統整體框架,管網的智能化水平進入成熟階段,建立了安全環保、高效智慧的管網系統,重視用戶體驗,加大科技投入,側重于智能燃氣信息化建設和軟件開發等。
三、問題
當前在信息技術和安全環保政策的推動下,燃氣場站急需自動化、智能化,特別是在氣源調度、應急指揮、綜合管理平臺及無人值守等方面沒體現出智能化,還是以傳統的手工操作為主,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尚未建立場站智能化的標準體系
各燃氣公司相繼投入燃氣智能化建設,但缺乏標準化指標,特別是燃氣場站的標準體系更無參考數據,導致場站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標準繁雜,平均水平提升慢等問題。
2.現有場站的智能化程度不高
傳統場站SCADA系統,主要側重于靜態數據,如站點運行狀況的數據,包括壓力、溫度、流量等,不能形成有效信息進入模型為決策提供服務,大部分工作還需要手工操作。
3.數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不能共享
各燃氣公司大都建有SCADA系統、GIS系統、客戶服務系統及收費系統等,但各系統由于建設時針對的是具體問題,沒有“一張網”或“一個平臺”的意識,造成數據無法對接,沒有數據的支撐,無法實現智能控制,無法為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撐。缺少大集團意識,各個燃氣公司建設自身的平臺,集團缺少整體數據,數據的處理只局限于各成員公司,甚至是部門,不能有效共享,信息閉塞現象嚴重,雖有大量數據,各系統之間卻無法進行融合,容易造成決策失誤,導致成本增加,資源浪費。
4.應急處理效率低
一方面,燃氣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及環境的影響,易發生突發事件,現有的應急體系是值班人員逐級上報,流程長、效率低,易錯失最佳處理時間;另一方面,需要人工實施監控場站運行情況,發生故障后,現場人員控制手段有限,信息化支撐不足,易造成應急處理效率低。
四、建議
建設智能燃氣場站,首先,要調研現有場站,摸清掌握現有場站智能化數據。在現有設施基礎上,對現有燃氣場站進行技術升級設備、設施改造,整合各類基礎及動態數據,梳理規范化的統一流程以及投入各類智能化設備、系統的使用,為實現真正的智慧燃氣管網奠定良好基礎;其次,要求整個系統性能具有開放性、標準化、可擴展、性價比高,以此確保建成為技術先進、使用可靠、經濟合理的智慧場站。
1.構建完善的、標準化的數據采集設備體系,確保實現數字化
形成“一個平臺”,讓平臺管理各類數據采集設備,如在閥式智能調壓設備方面,可采用上海飛奧的GV系列、荷蘭公司的RZD系列及艾默生公司的ET系列。這些設備如遇到斷電時,也會繼續工作,按當前工作狀態進行。
2.在智能化改造基礎上加強數據分析、應用和挖掘
一方面,對調壓箱、閘井、陰極樁等重要設備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包括數據倉庫、搜索引擎、物聯通訊、云計算、監控設備等。深入進行數據分析、挖掘,利用積累的相關數據,挖掘其蘊含的內在邏輯,找出規律,為決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核心信息模塊,如管網仿真系統,大都采用國外公司的技術,應借助國內信息技術發展契機,開發數據處理軟件,形成自主產權。
3.統一平臺,實現智能化
實現在一個平臺對所有信息進行管理,增加各類運算方法、專家分析模塊,對各類數據、生產經驗情況,包括設備管理、風險分析、計劃調度、生產運行、輸配作業、應急管理、仿真計算等,為決策者提供智能優化的工作方案,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效率。
4.加強標準化建設
工藝流程標準化。完善功能配置,應用BIM數字模型,環保方面占地少,噪音小等;場站配套設施標準化。場站設備選型標準化,智能化產品能提升燃氣系統的調控水平、應急能力、運行的效率以及可靠性,主要包括智能巡檢設備、防入侵設施及泄漏檢測等;全景監控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