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行政體制改革一直處于重要地位。而政府治理創新則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要義。總體上看,政府治理創新大體沿著兩條路徑展開:一是通過行政體制改革的體制和機制創新;一是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推進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創新。當然,不管是行政體制機制創新還是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創新,都需要以政府管理理念、價值方面的變革和創新為前提,上述三者交相呼應,構筑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治理創新的新篇章。
1、行政體制改革與互聯網的普及加速中國政府的數字化轉型
從1982年開始,中國行政體制前后共經歷了八次比較大的改革,這些改革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如果說前兩個階段的行政體制改革,使中國的政府管理總體上實現了由計劃經濟的政府向市場經濟的政府轉型,那么,后兩個階段的行政體制改革、包括目前正在進行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則使中國政府正在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這種數字化轉型,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與傳統的政府管理不同,在數字時代的政府治理創新,從中國的創新實踐看,至少表現出四種明顯的差異:
2、網格化管理:社會治理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社會自身發展、轉型的步伐加快。伴隨著大面積的人口流動、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再加上社會不同群體的階層分化愈來愈明顯,收入差距拉開,貧富懸殊加大,都可能使社會矛盾和沖突增加,也加大了社會治理的難度。如何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滿足社會的訴求,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在此過程中,中國各級政府除了注重社會建設,加大有關社會改革的力度外,更加注重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打造新的社會治理體制和機制,創新社會治理手段,從而順應社會的需求。在這個方面各地有很多創新探索,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全國普遍推廣的網格化管理系統。
近幾年來,全國網格化治理在實踐中不斷有新的發展,如把大數據運用于網格化管理中,進一步增強了網格化的功能;有的地方網格管理已經不限于街區、社區治理,還被廣泛應用于天氣預報等諸多行業領域的管理,使這一創新的成果應用被進一步擴散。
3、智慧化服務:政務服務模式創新
在政府治理創新中,政務服務創新是最受社會關注的領域,也是與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領域。如何解決一些政府部門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也是長期困擾各級政府的一件大事情。早在1999年,有的地方政府就創立了“政務超市”,就是把政府中為企業和民眾提供服務的不同部門集中在一個地方辦公,減少老百姓的奔波之苦,政務服務中心由此應運而生。目前全國縣級以上的政務服務中心已經超過3千多個,在數字化時代,許多政務服務中心已經辦成了一個服務民生、辦理各類審批事務的數字化、網絡化乃至智能化平臺。
作者:汪玉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