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積極融入社區治理創新浪潮,打造“網格化”警務新生態,奏效基礎管控碩果紛呈。為使社區網格化治理再度邁高走寬,從“基礎、難題、服務”三條主線再次強調網格化創新治理課題。
一、“三要素”填充網格化治理整體框架,必拿“基礎分”
1、構建一支網格化職能隊伍?!爸\事在人,成敗由人”,因而,為使網格化治理發揮強勁效能,隊伍組建尤為重要。驅動“1+3+N”隊伍組建模式,一名社區民警至少配備三名協管員,再此基礎上擇優從社區村委干部、社會志愿者、物業管理員、退休領導干部等群體中發展網格員。確保格格有人,環環相扣,編織聯系緊密,攻守一體管控網。形成一臺網格化運維體系。
2、社區網格化治理區別于以往直線管理模式,搭建扁平化治理結構。明確社區民警、協管員、網格員三層角色定位,奠定主要框架,整合資源傳導。同時結合崗位制度、監管制度、獎懲制度等基本管理制度“血肉填充”,夯實鞏固整體框架流暢運行。通過正式敲定運維體系,引導網格化治理邁步正軌,走向正規。明確一體多維化網格分工。
3、在體系完備、人員充備的基礎上,明確人員分工定位與職責半徑。依照基礎管控覆蓋內容與網格需求層次,量化協管員、網格員職能分工。針對治安風險系數高、日常管控較為薄弱的網格區域,增加攻守數量,分散傳遞樞紐,收縮輻射范圍,細化職能分工,強化專管??亍=刂鼓壳?,各個社區村委網格元已基本匹配到位。
二、“三平臺”銜順網格化治理精耕細作,攻克“難度分”
打造業務提升平臺。在社區網格化治理模式下,弱化了社區民警的“一把抓,一手管”的“打包”職責,將基礎管控中存在的缺漏篩查以及人口管控、出租戶登記、矛盾排摸等常規預警任務賦予協管員與網格員。為確保其精準履職,以社區民警為指導員,開設業務精講課堂,一方面提升其職能掌握與技巧運用,另一方面通過常態化培訓,不斷調整機制運作崗位分工,打造人力資源最優配置。打造經驗交流平臺。社區網格化治理是時代賦予公安的一項重要課題,各地紛紛以實踐出真知。為增強“摸著石頭過河”方向把握,打造經驗交流平臺,積極謀求與其他基層所隊經驗分享與成果共享,減少螺旋式上升曲折無用功。同時加速汲取各地公安出臺得經驗交流文章,分發傳看,集中研討,加速成果轉化,調整前進步法。打造信息轉遞平臺。充分利用社區警務室打造網格化治理信息轉遞平臺,確保每個警務室配備1名專職協管員日常坐鎮,開通各大警務作戰模塊,成為基礎業務操辦分支,分散一體終端積累負擔。同時,著重培訓專職協管員業務能力,對于能夠利用警務作戰當場解決的,具備快速處理能力;對于需要轉遞所隊進行進一步處置的,具備準確交接能力。確保社區警務室成為“百姓家門口的流動派出所”,為疊加網格化治理效能添磚加瓦。
三、“三模塊”延伸網格化治理服務功能,沖刺“附加分”
新增信息傳遞模塊。在網格治理業務中,以人口信息采集、居住證登記、矛盾隱患排摸為三大打頭任務。網格員一方面做好篩查采集工作,另一方面樹立“一條龍”服務思路,切實將材料齊缺、事項進展、后續手續告知采集對象并進行節點提醒,確保網格治理從頭到尾,有效避免高開低走畸形業狀,最大發掘網格治理內在效能。夯實警民互動模塊。為進一步深化“服務”底色,打造警民互動模塊。定期召開“網格治理警民座談會”,進行網格模式滿意度測評,著重傾聽群眾心聲,如實記錄意見批評,針對性改進工作方案。針對群眾呼聲普遍訴求,立即反饋分管領導,出臺實施方案,公示居民代表,積極謀求警民同心,互惠互便。開拓升級創新模塊。結合深入貫徹“放管服”時代號召,開展網格治理服務升級。建立QQ群、微信群延伸服務前端,網格員依照各自職能吸收專職協管員、社區民警與相應服務群體。切實打通線上線下作戰雙通道,消除網格化治理多維局限壁壘,確保隨時隨地網格治理,攻守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