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管理就是利用城市管理與數字化平臺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網格的一種管理形式,往往都是加強對單元網格中的事件進行巡邏,建立起一種監督與處理相互分離的形式,常常網格化管理能夠非常明確的觀看出人們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快速的做出反應。與此同時,網格化服務管理在基層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關注,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協調解決。
一、存在問題
(一)基層社區負擔過重。近年來,各級政府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提升社區公共服務能力,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在落實權力下放的同時,把大量屬于自身部門職責的行政工作“下放”到社區,大大增加了社區和網格員的負擔。社區行政事務多、臺賬報表多、不合理的證明多,有的社區上墻的工作職責近百項,與中央、省、市要求為社區減負的大方向相背離,也造成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這一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負擔過重、運行不暢。
(二)配套改革還不到位。在社區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網格員推行一崗多責的同時,政府職能部門的體制機制配套改革沒有到位,仍然按照“以條為主”進行業務部署和考核管理,相關業務系統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數據壁壘,無法實現業務部門系統與市級基礎數據庫的自動匹配、比對,網格員多頭指揮、重復勞動的問題仍然存在,影響了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效能提升。
(三)網格員待遇仍然偏低。目前網格員待遇存在各區不統一、城鄉不統一的雙重問題,網格員實拿工資總體在2500-3000元之間,與其承擔的工作任務、素質要求不匹配,影響網格員隊伍穩定。同時也導致男性網格員大量離崗,造成網格員多為女性的局面,影響網格員入戶訪查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社區事務準入制度。進一步厘清政府與社區的職責邊界,對當前社區事務進行梳理,不合理的行政審批、行政監管、政務服務等事務盡可能的進行協調剝離,對于委托社區協助完成的事項,嚴格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原則,提供相應的工作經費和條件。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社區事務清單制度,政府職能部門需要進入社區或委托社區辦理的事務,需要向本級社區建設組織協調機構提出申請,批準后方可進入,有效防止政府職能部門把“權力下放”異化為“職責下放”,切實減輕社區和網格員負擔。
(二)進一步推進部門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堅持黨委政府統籌推進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建立權威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綜合各部門進入社區的工作內容和考核要求,以塊為主、條塊結合,設計與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基礎數據信息采集清單,做到一表采集、一次錄入、多口應用。積極推動市、區兩級集中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建設,作為條塊銜接的數據“中轉站”,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錄入統一進入市、區基礎數據庫,再由數據庫向各業務部門系統自動匹配、導入。
(三)進一步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整體聯動。結合市委、市政府深化街道體制改革工作,科學合理界定鎮(街)職能定位,提高鎮(街)公共服務、公共管理能力。設立鎮(街)網格化綜合服務管理中心承擔鎮(街)開展公共服務、承接社會事務、受理居民訴求等職能,向下對接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向上對接區職能部門、區政務中心等,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的上下互動、部門聯動。進一步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功能,對各渠道發現的問題實行網絡派單制度,逐步實現社區服務管理事項統一受理、分流辦理、處置反饋、考核督辦,形成區域實施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的整體合力。
(四)進一步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加強網格員業務培訓,完善網格員選拔聘用、目標考核、管理使用等機制,建立動態化管理的網格員數據庫。鼓勵社區網格員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探索社區網格員加盟專業社工機構、社工工作室等辦法,培育復合型社區工作人才。提升網格員基本待遇,在鎮(街)層面對社區事務準入部門的人員經費進行統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以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為基準,合理確定網格員待遇。推廣在網格員隊伍中考核選拔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作法,形成長效機制,進一步拓展網格員的職業發展空間。
(五)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網格化信息平臺的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制度,嚴格實行“一級一權限、一機一帳號、一人一密碼”,確保信息安全。按照內外有別、分類服務、分級管理原則,服務類信息與外網連通,向城鄉居民公開,方便公眾查詢,管理類信息以內網為主,能公開的公開,不宜公開的應設定權限,確保管理信息不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