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老齡化問題一直備受國家和社會關注,如何解決我國龐大的老年人養老問題成為了社會難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十三五”規劃綱要更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若干具體政策措施。“十三五”時期是應對老齡化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窗口期,必須抓住機會,加快相關制度建設,通過加大對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支持力度,加快養老保障、醫療以及就業領域的制度建設,加快智能化養老發展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居家養老分依托家庭和社區,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互聯網為紐帶的服務形式,積極發揮政府社區是社會與家庭的中間紐帶,老年人居住在社區、生活在社區,加強社區服務網絡建設,對于改善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支持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以社區為依托,老齡人群為服務對象,企事業服務機構為網點,信息化平臺為支撐”,建立全方位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真正做到:“讓老人生活的舒心、安心;讓子女放心、省心”,從而推動家庭和諧、社區和諧、社會和諧,是構建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核心內容。
一、 實施機構組成
居家養老模式依靠政府主導,街道牽頭,以社區為依托,以互聯網服務平臺為紐扣,形成一種“系統+服務+老人+終端” 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以“建設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務及支援中心”為核心,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數據庫”為基礎,以“提供緊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關懷、健康服務”為基本服務內容,有效“整合社會服務資源”為服務主體,實現了老人、子女、服務中心、政府多向互動、主動監測;通過平臺助力智能化居家養老,實現養老服務供求信息無縫對接,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的養老服務。
二、 平臺搭建
1、 建立檔案:把老人個人檔案信息錄入居家養老服務系統,老人個人信息,家屬信息,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等信息進行動態統一管理。
2、 SOS精準定位:為老人購買腕表等帶有GPS定位功能的硬件設備,老人通過使用智能通訊終端一鍵撥打服務熱線進行求助,平臺地圖能迅速獲取老人位置。
3、 呼叫中心:軟電話技術,免安裝即插即用,耳麥、手機轉接都可以,自動來電識別、示忙、示閑、錄音功能、話務報表。
4、 居家安全:對接各類安防設備,如煙感、紅外、攝像頭等設備,出現意外時,社區及老人親屬可能第一時間接到報警。
5、 遠程監控:通過智能健康監測儀器(如血壓儀)自助測量健康參數,數據自動上傳到平臺,通過分析,數據異常平臺自動報警。
6、 主動關懷:編輯群發短信,將天氣情況、保健護理、疾病預防、政府養老政策、吃藥提醒等發送給老人。
7、 商家服務:服務商家信息的管理、服務項目管理、服務人員的管理、工單接收、派單處理,可以使用手機APP完成。
三、收費原則
1、無償服務對象。主要包括年滿70周歲城鎮“三無”(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且身邊無子女照顧的低保老人、重點優撫對象、革命“五老”人員以及百歲老人等。
2、低償服務對象。主要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指子女不在本轄區居住生活的老年人)、未享受民政各種救助的80歲以上高齡“空巢”老人和有一定經濟來源但生活仍很困難的老年人。
3、有償服務對象。有一定經濟能力、需要上門照料等服務的老年人,以自費的形式購買服務。
4、志愿服務對象。由志愿者服務隊伍上門為社區老年人,重點是孤寡老人、高齡空巢老人,病殘失能老人提供服務。
四、服務機構
1、養老院以及社會福利院機構;
2、各級衛生部門審批的衛生醫療機構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
3、經工商部門審批的家政服務公司;
五、主要服務方式
1、日常照料:社區設立一個老人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醫療健康照料,文體娛樂活動等服務。
2、上門服務:各級衛生部門審批的衛生醫療機構和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健康醫療康復治療服務、心理咨詢服務,所有上門人員均持證上崗,并具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3、志愿服務:整合義工,志愿者等社會人力資源建立一支為老年人服務的隊伍,義務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精神慰問,法律支持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