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阿里巴巴,人們都會想到杭州,而阿里總部,就位于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近年來,阿里巴巴、同花順、中國移動杭州研發中心等知名企業陸續在此落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近25平方公里的五常街道不斷轉型,轄區實有人口也從2007年的2.7萬人激增至目前的25萬人,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題也就擺在眼前。
如何解題?
五常街道給出的思路是:黨建引領、數字賦能、多元共治。
01、黨建統領小區共治
住宅小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實現小區和諧共治,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五常街道的小區治理模式是,黨建統領下,不僅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三方協商共治,還組織熱心居民、共建單位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推動“封閉自有”到“開放共享”轉變,實現源頭治理,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局面。
今年5月,該街道召開小區共同治理工作推進會,在街道和社區層面成立小區共同治理中心,發布物業、業委會考核辦法等。仔細梳理考核內容可以發現,五常街道將“黨建統領”指標納入對物業和業委會的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小區物業和業委會是否建立黨支部或聯合黨支部,是否實行黨組織先議制度等。根據考核結果,街道對物業和業委會有獎有懲,并定期向社會和小區居民公布物業和業委會的“紅黑榜”。
2019年12月,五常街道成立小區共同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并在街道設立小區共同治理辦公室,在各社區建立小區共同治理分中心。據介紹,該小組成立以來,召開指導業委會選舉等各類會議90余場次,指導小區業主大會各項議題60余場次,召開涉及房產、物業、業委會的工作聯席會議20余場次,共計協調處理涉及物業、業委會矛盾糾紛“12345”市長熱線及各類來訪來電投訴1150余件。
02、數字賦能“智慧五常”
五常經濟因數字而“富”,基層治理也因數字而“活”。五常街道系統謀劃“智慧五常”工程,讓數字能感知、會互動、有溫度,努力使各類風險隱患發現得早、防范得準、化解得好。
“心里有‘數’”,矛盾風險的“小浪花”才不會演變成“大風暴”。五常街道依托余杭區“數字資源超市”和“智慧五常”系統,接入各類事件數據10323件,借助AI算法模型,實現關注事件自動預警,及時回應。在街社兩級綜治中心推出線上“點單式”預約,變“你排隊等我”為“我提前等你”,讓群眾訴求“最多跑一地,反映零等待”。一年來,綜治中心共接受預約事項237件次,115名群眾體驗到“跑腿變張嘴”的信訪代辦服務,不出家門便能“化煩為解”。同時,街道還推出線上App,實現治理不打烊,解決線下工作時間“眾口難調”的難題。在社區綜治中心推廣使用“小區共治”平臺,居民全時段咨詢投訴,物居業多方主體線上協同,輕松實現一鍵解憂。
03、多元共治“一題多解”
大量人口流入,帶來發展活力,但矛盾糾紛亦同步增長。五常街道街社兩級綜治中心“一呼百應”,持續引入老兵調解工作室、巾幗議事團、老黨員調解團、老法官調解工作室、統戰“同心薈”等社會力量隊伍,實現矛盾糾紛“一題多解”。今年以來,五常街社兩級綜治中心共計接待群眾954批2317人次,妥善處置各類矛盾863個。
五常街道綜治中心整合了“一中心五平臺”,集成法律咨詢、人民調解、勞動監察、綜合接待等8個接待窗口,并設有聯合接待室、領導接待(視頻接訪)室、共商共議區、互動體驗區及多元共調區等,社區層面則均實現按需建設全覆蓋,做強基層治理第一道防線。同時,綜治中心為殘障人士開通綠色通道,同時設置無障礙接待專席并落實專人提供全程代辦服務。
余杭區首個綜治中心社會力量共治平臺也在五常街道成立,成功孵化五常老兵調解工作室、五常洪嫂工作室、五常“后浪”調解團等多個調解類社會組織。根據計劃,到明年,五常街道將建立一支不少于200人的專業志愿者隊伍,聯動不少于100家的企業和公益組織,參與到五常家園共同體建設中。
同時,街道還實現了通過五常綜治中心小助手軟件系統在線上與五常派出所、小區共治辦等組建數據矩陣共享信息,線下借社區綜治中心、北部警務站、“你提我辦”流動巴士等載體共同調解處置各類矛盾糾紛。